虚拟洗钱行为些弯绕弯绕定中的那司货币法认
在这个数字货币大行其道的时代,新型犯罪手段花样百出。最近接触了不少利用虚拟货币为电信诈骗"洗钱"的案件,发现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。2021年"两高一部"出台的《意见(二)》确实给这类案件提供了法律武器,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不少让人头疼的问题。一、虚拟货币洗钱:披着科技外衣的犯罪帮凶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子:诈骗团伙让受害者把钱打到某个"投资顾问"的账户,说是用于购买比特币进行"高收益理财"。其实这个"顾...
在这个数字货币大行其道的时代,新型犯罪手段花样百出。最近接触了不少利用虚拟货币为电信诈骗"洗钱"的案件,发现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。2021年"两高一部"出台的《意见(二)》确实给这类案件提供了法律武器,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不少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一、虚拟货币洗钱:披着科技外衣的犯罪帮凶
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子:诈骗团伙让受害者把钱打到某个"投资顾问"的账户,说是用于购买比特币进行"高收益理财"。其实这个"顾问"就是个二道贩子,专门帮诈骗集团把赃款换成虚拟币。这类案件最难办的就是怎么给中间人定罪 - 是诈骗共犯?还是单纯的洗钱?
二、司法认定中的三大难题
1. 钱到底算不算"赃款":就像去年那个假炒股平台案,受害者交的"会员费"是诈骗所得,但投入的"炒股本金"就不能算。这中间的界限,有时候连办案民警都搞不清。
2. 时间节点怎么把握:诈骗既遂前帮忙转移资金是共犯,既遂后就是洗钱。但问题是,有些平台受害者还能操作账户资金,这就很考验法官的判断了。
3. 主观故意怎么证明:很多中间人装糊涂,说"我就是个搬砖的,不知道他们在诈骗"。这时候就得看他平时聊天记录、转账方式这些细节。
三、办案心得:主客观要兼顾
经过这几年办案,我总结出几个要点:
首先得看这笔钱是不是真的"脏"了 - 要有财产价值、来路不正、确定归犯罪分子所有。
其次要抓准诈骗既遂这个分水岭:被害人失去控制前是共犯,之后就是洗钱。
最后要重点查主观方面:有没有事前勾连?知不知道具体在骗人?这些都需要结合微信聊天、转账记录等证据综合判断。
四、治理需要多管齐下
光靠法律打击还不够。最近我们跟监管部门合作,开发了虚拟货币交易监测系统,确实抓到了不少可疑线索。但最关键还是要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- 那些承诺"稳赚不赔"的投资,十个有九个都是坑。
(本文基于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成果,由西南政法大学课题组完成)
- 9月8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:震荡中的微妙博弈2025-09-14 22:15
- NFT市场一周观察:数字艺术交易热度不减2025-09-14 21:18
- 欧洲正悄然成为加密世界的第二战场:DeFi与Web3的监管实验场2025-09-14 21:16
- 政治光谱新视角:当大刀阔斧遇上一票否决2025-09-14 20:16